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其他类型>大国复兴:从知青到国宝科学家> 240.第240章 那就让你看看自己是个什么东西【求全订】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40.第240章 那就让你看看自己是个什么东西【求全订】(2 / 4)

十分注重天才的个性以及创造性的培养,天才们通常都会得到最大力度的资金支持。

他在文章中还说,鹰有世界第一的科研实验室,能够更容易出成绩。

他还将在鹰获得大成就的龙裔科学家给列出了一个名单,名单上的科学家一个个都在人类科技史上璀璨闪耀。

他还说,有很多优秀的人才,如果在某地,早就可以拿到诺贝尔奖,可是,他们选择留在本土,结果就错过了获得更大成就的机会。

这篇文章当然不是比尔耶伦自己写的,实际上是有人代笔。

文章写好之后,比尔耶伦就给人民报投稿,要求予以刊发。

人民报总编陈思朗自然是要亲自审阅这篇稿子。

看完之后,他觉得这篇稿是对方专门写来捣乱的。

那么,怎么来处理这篇稿子呢?

直接发,肯定是不妥的。

因为,那就是一个错误的信号,会扰乱一些脑子简单的知识分子的心。

思来想去的,陈思朗觉得,最好的处理办法,那就是打擂台。

组织一些文章来驳斥比尔耶伦的观点。

要想组织批驳文章,还是要找反向案例比较多的单位。

陈思朗就想到了王浩然,盘古科技公司里,从国外回来的科研人才相当之多。

陈思朗就给王浩然打了个电话征询他的意见。

王浩然就让陈思朗把比尔耶伦的文章传过来看看。

于是,比尔耶伦的文章就来到了王浩然的手里。

王浩然看完摇了摇头,对一旁的肖丽娟说:“鱿洒人,真的是惯于说谎包装自己,他们自己做的恶,是半点都不说的。总是往自己脸上涂脂抹粉。”

肖丽娟看完了比尔耶伦署名的这篇文章,也是笑着说道:“他们确实惯于立人设。”

“这篇文章,给我的感觉就是蛊惑性很强啊!一般人看了,那指定了就信了。”

王浩然说:“所以,他这篇文章如果给他刊发,那就必须得配一篇甚至几篇批驳的文章,而且,这批驳的文章还必须得足够给力。其实现在这样的例子还是不少的。”

现在是1983年,龙国这边的留学潮其实还远没有到来。

也就是大漂亮搞小动作,派人在各大名校蛊惑学习尖子提供全额奖学金带出来那么一点人。

从盘古科技公司成立之后,龙国顶尖的的人才其实都来到了盘古科技公司工作。

此外就是国内涌现出来一大批的现代化的大型工业企业,那些企业也都普遍的开始注重科研,招录了大量的科研人才。

当然,科研人才聚集最多的,还是各大高校。

随着龙国逐渐的富强,如今,咱们的科研经费还是相当充裕的。

对于科研人才的薪资,也是有特殊照顾的,优秀人才都会有一个非常不错的补贴。

当然,这个补贴不是你得了之后就永远都有,还会有三年期五年期的考核。

只有成果考核过关,人才补贴才会继续发放。

当然,在王浩然的主导下,盘古科技公司其实也一直都在致力于从全世界尤其是鱿洒挖高端人才。最高端的挖不来,那中不溜的也可以。

这些人才,有不少都是二代甚至是三代华人,还有从蛙那边过去的。

徐志德是一名归侨科学家。

他是前年回的国,在回来之前,他本人是哈佛电子学院的一名教授,顶级集成电路专家。

其实,龙人在集成电路这一领域的表现是非常突出的。

鱿洒很多集成电路方面的专家都是华人。

徐志德原本在鹰这边做科研教学也是风生水起,他在集成电路方面,也做出过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大大推动了集成电路的加速发展。

徐志德踌躇满志,希望能够大干一场。

但就是这个时候,他遭到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