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乡试举人的20人。 不过…… “颜良我有个问题请教。” “不敢……王大人不懂的地方只管开口就是。”夏颜良微笑着回答。 看来今天等待在此是等对了。 其实兵部出现了另一个二把手对于他们这些下面的官员来说并不会有多大改变,但你要懂得如何战队以及如何展示自己的重要性。 王游毕竟是地方官员出身,开始接手兵部的事务不会太顺利,其中不清楚的地方就会问。 而那一个作为第一个认真回答的人很重要…… 这就代表以后此事你就有发言权。 兵部司管理着大周朝所有武举入仕,这么大的权利如果能够有发言权,那自己的地位就高了。 不少人其实看到了这个机会,但没有等到王游出现……恰恰自己今天等到了! 天助我也。 “如今我朝面对西境和北方的压力,即便是在南境也需要不断有人来维持安定,这种数量是不是太过少了?” 夏颜良听出了王游有想要增加数量的想法。 这可是大消息啊。 入仕为官是多少人的毕生夙愿…….. 光宗耀祖,一步登天就靠这番。 但每年的人数都有限,即便你真有才学和能力也不一定能够得着,如果增加名额。 特别是名额出现在什么地方,几乎都会成为当地士族门阀争抢的目标! “大人说得极是……此事也怪,兵部司唐突,直接拟定了之前的惯例,那大人觉得加在什么地方合适呢?”夏颜良询问。 王游只是有这个想法,但并没有说要加。 看来对方也挺急啊。 噢, 对了,这是个情报! 京官最大的好处…… 也可以说地方官无论品级多大,在某些方面还要巴结京官的地方就在这里。 如果自己询问对方的意见,那这消息很可能马上就会随着传出去,到时候那个地方可就热闹了。 王游也当过地方乡试的考官,知道其中可以操控的地方。 而现在自己掌握的是大局! 仿佛在这一刻王游有些明白澹台坚将武举的事情丢给自己的原因了。 “此时,我还没想好……你不是说还有的地方没有呈报上来么?之后再看吧。”王游说道。 正巧,这时候冉展从外面进来了。 王游让夏颜良先去忙别的,自己要仔细研究一会儿…… 没办法,对方也只好听命出去。 冉展回头看了一眼夏颜良,心中似有了想法。 “大人这是没同意他的意见?” 随手将自己整理好的东西呈上来。 “谈不上同意,此事我本来就要再想想……对了,你来得正好,你对于武举选拔怎么看?”王游询问。 冉展明白这是在问自己重要的事情,当下拱手说道。 “我朝武举历年来与科举人数差不多,甚至更多一些……其中北方最为明显,京城一带的府试地点是成周郡,也是我跟大人初遇的地方,这些年来我观察过几届武举,京城一带最为复杂。” 对方说着,王游又仔细寻找成周郡的批文。 还真有, 已经报上来了。 参加人数居然达两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