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巨鹿之战(1 / 3)

【项梁一死,章邯认为楚国的军队就不值得担心了,于是便率军渡过黄河攻打赵国,大败赵军。

此时,赵王赵歇以及国相张耳,将军陈余逃进了巨鹿城。

章邯命王离、涉间围攻巨鹿,自己则率军驻扎在巨鹿城的南面,修筑甬道,输送粮草,而巨鹿城北面则有陈余的数万大军。

赵王被困在巨鹿不得出,无奈之下只能求助各国诸侯。

秦二世二年后九月,楚怀王兵分两路,一路以宋义为上将军,鲁公项羽为次将,亚父范增为末将,率军数万北上以解巨鹿之困。

大军走到安阳,宋义下令安营扎寨,停留四十六天而不前进。】

王翦面色沉重地望向天幕,眼前的局势看似大秦占据上风,实则不妙啊!

大秦的军力被牵制在巨鹿,本应奉命救援的宋义却止步不前,秦军若与赵国交战,打胜了则军队疲惫,此时万一楚军趁秦军疲惫时发动攻击必会令秦军措手不及,若是秦军败了,则军队必会士气低迷,这时楚军趁机追击,稍有不慎,必会令咸阳不保啊!

始皇帝若有所思,他看出了几分端倪,却没有身经百战的王翦看的透彻。

王翦上前一步进言:“陛下,宋义可用。”

始皇帝颔首,示意身后的内侍去办这件事。

【当时天下着大雨,士卒又冷又饿,而宋义在送自己的儿子宋襄去辅佐齐国后,却设宴摆酒,大会宾客。

项羽非常不满,他觉得巨鹿城的赵军在等待救援,你宋义却止步不前是怎么回事?

于是项羽就前去质问宋义,项羽认为现在当务之急是带兵渡河,与巨鹿城之内的赵军里应外合,大败秦军,而宋义却认为用打牛虻的方法是消灭不了虱子的。

“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故不如先斗秦赵。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

宋义的打算是坐山观虎斗,不管秦是胜是败,最终的赢家都会是楚国。

宋义在军中下达命令:“凡是猛如虎,狠如羊,贪如狼,倔强不服从指挥的人,一律处斩!”

此令一出,军中的闲言碎语顷刻消散,众将士莫敢不从。

项羽更是气不顺,明眼人都知道宋义的军令是针对项羽下的。

项羽觉得以秦军的兵力势必会占领赵国,等到秦军占领赵国时,秦军会更强大,到时哪还有什么疲惫的机会可乘!况且楚国的所有兵力都在宋义手中,宋义的一举一动关乎楚国的存亡,宋义屯兵不前,就是不体恤士卒,为自己谋私利。

项羽越想越觉得不能把楚国的前程都押在宋义的手中,于是在一个早晨,项羽在宋义的营帐中割下了宋义的脑袋。

事出不能无名,项羽想了个措辞,他给众人说,是因为宋义和齐国阴谋反楚,楚王秘密令自己杀死宋义,项羽把锅甩在了宋义的头上,给他扣上个谋反的帽子。

此后,项羽取代了宋义的位置成为了楚国的上将军,掌楚国军权。

项羽派当阳君、蒲将军率领两万士卒渡河,援救巨鹿。】

天幕中两军对峙,秦军四十万,玄色军旗,遮天蔽日,而项羽的军队仅仅只有五万人。

“此战必胜!”

章邯神情激动,犹如亲临战场,神女说项羽是他的克星,可他不相信项羽的五万军队能抵得过大秦的四十万军队,此战项羽必败。

【成王败寇在此一举,项羽深知自己已经没有退路,他唯一的选择只有打败秦军。

项羽下令全军渡河,凿沉全部船只,砸破炊具,烧毁营舍,全军只携带三天的口粮,誓与秦军殊死决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