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建陵墓等就耗费了将近三百万的人力,如此劳民伤财,百姓早已不堪重负,大秦已经处在悬崖边上了。】
是啊!劳民伤财损国之根本,若是自己日后能成为太史令,一定会把秦灭亡的原因写进史书,以史为鉴,让后世百姓少受点苦。
少年司马迁倚在家中门框上,望着天幕,双目发亮。
始皇帝曲起指节,在宽大的袖袍遮掩下,轻轻敲击腿面。
他不是没想过与民休息,但北击匈奴,南守百越,修灵渠,修驰道,修长城,修阿房宫,......咳咳,他承认修阿房宫是他的私心,但是这些都需要人阿!
王朝初定,不耗费人力物力的话,整个国家都没办法运行。
不管如何,今日神女的一番话必定会引起天下大乱,如何安抚民心是儒家最拿手的绝活,如此那帮儒博士们倒还有用。
淳于越原本以为自己已经被陛下厌弃,没想到陛下却交给他了一项重任:安民心。
“老师,父皇此举?”
扶苏不是傻子,相反他十分聪明,始皇帝能想到的事情,他虽反应慢了一拍,但也及时领悟到了始皇帝的意图。
朝中大臣哪个不是人精,始皇帝派扶苏公子和淳于越去安民,意味着什么?此事若是办的好,儒家将会得到重用,扶苏公子或能被早日立为储君。
不管群臣如何猜想,淳于越与扶苏二人领了这份差,高高兴兴地退了下去。
淳于越春风满面,以往始皇帝重法轻儒,以法治国,他淳于越一定要把这份差事办好,让始皇帝瞧一瞧,光靠法家那一套理论是定不了天下的,儒学才是教化万民、安邦定国的根本之学。
淳于越心中燃起豪情壮志,信心满满地替始皇帝处理天幕遗留下来的后遗症去了,此时,天幕中熟悉的声音又再次响起。
【公元前209年,阳城的两名军官押着九百名民夫,要将他们送到渔阳去防守,军官从这九百人中又挑出两个人作为屯长来协助他们管理这群民夫。
这二人,一个叫陈胜,一个叫吴广,这两人的名字今后将会被载入史册,成为后世农民起义之表率。】
阳城。
年轻的陈胜给雇主耕作完后,坐在田埂上和同乡一起聊天。
“苟富贵,勿相忘。”
同乡愣了一下,随即笑道:“陈胜,咱们是来给人耕田的,像咱们这种人怎么可能会富贵呢,你还是不要多想了,好好做活,到时多向主人家讨两个赏钱才是道理。”
陈胜并不懊恼,只是叹息着回了一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陈胜,你听,天幕是不是在说你?”
同乡听到神女念出陈胜的名字后,欢喜地转身看向伙伴。
陈胜也一直在关注着天幕,不过他们这群人还需要生存,只能一边听着神女说话一边劳作。
“陈胜,神女说你竟然会被载入史册。”
同乡惊讶地上下打量着陈胜,两个眼睛,一个鼻子的,也没啥出眼的地方,陈胜竟然能被载入史册,他日后真的富贵了吗?不过,能被载入史册的人物不都是帝王将相吗?或者说,天幕提到的陈胜只是和他同名?
陈胜却是惊出一身冷汗,同伴忽略了神女后面说的话,“农民起义”,这是说他以后会造反吗?
不管是不是自己,还是先跑路吧!
“昆,我的肚子有些疼,去趟茅房就回。”
陈胜把手中的农具丢到同乡身侧,一阵风似的消失在众人面前,一众同伴皆是面面相觑。
陈胜此时已经打定主意,先躲上一阵子,暗中窥视,看朝廷有什么反应,若是朝廷追究,有心细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