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有些无奈道:“也只能这般了,到处欠银子,欠得我做梦都是让讨债的追着跑。” 买回来的男人叫贺发,会赶车,也会侍弄花草,他老婆也没个正经名字,就叫贺发家的,是个白案厨子,他们有一儿一女,儿子贺文,刚十四岁,贺家出事前刚在门房得了差事,女儿叫贺兰,十二了,在贺府针线房当学徒。另外一个红案厨子俞氏无儿无女,一个二厨洪氏是个寡妇,主要给俞氏打下手,各种菜都炒得,她的女儿叫方玉环,十三岁,是贺府老太太身边的三等丫鬟。 春雨了解了他们的基本信息,又和他们每人都说了些话,敲打过规矩之后,便给他们定下了去处:贺发两口子去作坊,女人去做糕点,男人在门口看门,以后若有了马车,便也当车夫送货;俞氏和洪氏都去酒楼当厨子,两个女孩儿都留在春雨身边,贺文需要学个手艺,再去酒楼。生活上,两个丫头和春雨同住,其他人都住在作坊里,好在作坊空房多,很住得下。 贺发家的是专业的白案厨子,糕点作坊里的东西她看了看,又问了几处,就能上手了,而且她自己擅长的核桃酥、白糖糕这些,春雨也看了,很不错,也添进了作坊里。又多了个她,再加上原有的人员,春雨觉得人手已经足够,于是指派了陈氏管事,统管着作坊。 这也是她认真考虑之后的结果,尽管作坊里有自己买的人,而陈氏只是雇佣关系,但是她们共事时间长,春雨对陈氏的能力比较了解,且她毕竟是高门出身,眼界水准都要更高些。 两个丫头要跟在春雨身边,便给她磕了头,请她改名字。春雨本来不想改的,毕竟两个女孩儿都有正经的名字,那是她们爹娘的一番心意,可是不光两个小姑娘诚惶诚恐的,就连她们的爹娘也连忙跪下表忠心,她才发觉自己想岔了,便道:“贺兰就叫吉祥,主要负责我的日常起居,洗洗涮涮缝缝补补这些,玉环改叫如意,平日就跟着我,或者去酒楼给你娘帮忙。” 两个姑娘连忙应了。 糕点作坊那边人员配备足了,平安那个铺子也不需要调整,内城的糕点铺子改成陆明当掌柜,来回送货的差事交给贺发,春雨便集中精力准备酒楼开业的事。 赵平顺作为掌柜的,已经天天待在酒楼那边了。正如汪牙婆所说,泥瓦匠那些人已经很熟悉了,都没着急要银子,先开工干着呢。新招的伙计留三个跑堂,一个不大爱说话的负责打扫卫生、搬货提水等杂活,再加上负责刷锅洗碗的魏婆子,都是说定之后暂时还不来上工,等酒楼装修好再来。 胡胜那边,黄得水和钱氏已经打算好了,十一月十九成婚,之后就让钱氏的三弟过来当伙计,黄得水亲自带他,胡胜也就不用等着交接了,初十之后就到了作坊这边,跟春雨学烤肉。他心思灵巧,手也稳,又因为春雨给他涨了工钱,干劲十足,练得格外用心,进步很快。 对俞氏和洪氏的考较和培训就比较花时间了。初十把她们买回来春雨就着手了,一直到了月底才算达到了她的要求。俞氏不爱说话,但厨艺很好,也肯钻研,又因为原就擅做北方菜的关系,进展快一些,而洪氏却总是发挥不大稳定。春雨便把火锅的底料方子教给她,果然只炒制锅底,不涉及食材,她的表现就非常好。 同一时间,贺文的训练是最密集的,因为春雨给他的活计是在酒楼大堂一角片烤鸭,既是准备菜品,也是一种表演。好在因为他娘是厨子,他多少也有一点基本刀功,但饶是这样,头十天,他的手也都是抖的,好在每天都有进步,到月底的时候,他已经可以片出漂亮均匀的鸭肉片了。 因为他们都在作坊的小院里练习,成品半成品多得很,这阵子作坊的伙食可是非常丰盛,那么多银子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