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历史军事>南陈帝业> 第三十八章 刮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八章 刮骨(2 / 2)

亦偶有得用。”  听到策试二字,陈伯宗不由眼前一亮。  前世之时,他常以为科举考试之制乃隋朝首创。  然而近日思虑官僚系统改制,他接触到的各种信息却告诉他考试之法,古已有之。  只是他于此制度的细节之上,仍是不甚了了,便随言问萧引道。  “萧公可否为孤,解察举、策试之制?”  萧引自无不可,便接言答道。  “察举之法,即是使州郡察查辖内天子所求之才,并举其人入朝廷用事。”  “前代所举,有孝廉、秀才、贤良、方正等科。”  “其人由州郡官长举入朝廷,朝廷以策赋之类试之,其人得用,则用之,其人不得用,则黜之。”  “而策试之法,但以五馆与国子学中学生应试,绩优者,可举为官吏。”  “如一人,明经科应试高第,则视之为门第二品,可授第二班官位。”  “而今门第之士,并不乏人。吏部用人之际往往难择人才。”  “是以今时,士人入国子学,应策试登第者,则可先得授官。”  陈伯宗从萧引的描述中,找到了此时选官制度与隋唐时期的一大不同。  与其说这时候的读书人可以通过考试做官,不如说他们在通往官宦生涯的道路上,需要经历考试。  前者是关于任官资格的获取,而后者则是关于任官资质的筛选。  同样面对考试,人和人的悲欢却并不相同。  而今,建康面向寒人和庶人的五馆还没有恢复办学。  只有面向高门与中层士人的国子学,仍在授课。  而这些,都意味着,南陈的帝室将在很长一段时间与士族与武勋们共治天下。  可是,导致南朝国家一直虚弱的病根,便在这些掌握了大量人口与社会资源,却只提供相对而言极少赋役的士族与武勋身上。  好在而今的陈国还只是个大乱之后,在江南世家的坟冢之上,成长起来的新生孩童。  他陈伯宗,还有机会利用自己那些超越时代的见识,去为这个国家,割去正在滋长的肿瘤。  刮骨。  疗毒。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