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老师的这份考卷, 你考得还不错。 但,姜伯约同学烤糊了。 虽然烤糊了,也还不算交白卷。 陈泰确实找出了姜维的伏兵地点, 并且十分大胆的主动出击了。 而且他比你更有耐心一些, 陈泰甚至不像你所构思的那般连夜赶路,而是花了两天时间慢慢靠近慎郎潭。 在第三天的清晨,太阳将升未升, 雾气开始慢慢消散之时,陈泰率兵出击了。 这一仗打得相当惨烈, 陈泰布置许久,势在必得,层层包围, 出击时便已断绝了蜀军的退路。 经此一役, 当无人再敢小觑这位在父亲的阴影中沉默许久的年轻武将。 但对于陈泰来说,幸亦或不幸的是,他的对手是姜维。 魏军筹谋缜密, 却在士气上输了姜维一筹。 在四面楚歌的绝境中,姜维镇定而果决的开始突围, 亲冒矢石, 冲突掩杀, 几次反击想要扳回劣势。 在你的答卷上,你对接下来的战斗并没有更加详略的考量。 因为冷兵器时代战争的一大特点是,当对阵双方开始接触, 一方伤亡达到5时, 阵型会开始崩溃,伤亡率达到10时,就会变成不可逆转的溃败。 你在对阵徐楷的时候, 深刻感受到了“一触即溃”的含义; 在对阵朱桓时,也领教了一把部曲私兵的战斗力。 但总体来说,即使是死战不退的精兵,伤亡率最多也只能达到30,而后就会陷入无可挽回的溃败。 接下来的伤亡便不在前胸,而在后背了。 比起正面对敌时敌方造成的伤害,溃败时友方践踏导致的伤害还更大一些。 在你的构思之中,只要完成了包围,断绝了后路,蜀军便再也没什么出路了。 而姜维在绝境中走出了一条路,他的三千本部兵马跟随他左右突杀,坚持了一整天的时间。 据传慎郎潭下曾锁孽龙,因此深不见底,寒气逼人。 而山谷中的厮杀,令这泓寒潭也随之激荡翻滚据后来被派到潭边打扫战场的山民说,潭水上浮满了尸首,蜀国的,魏国的,不计其数。 姜维终究还是等到了援军。 在一道撤军命令下达之后,诸葛亮很快又下了第二道军令他要王平领两千士兵,轻骑急进,攻打箕关。 如果陈泰是个胆大妄为如姜维邓艾你想想也可以加上钟会那样的人,他是不会理会王平的。 轻骑意味着不带辎重,也就意味着没有攻城器械。 长城那样高度的城墙,在完全没有攻城器械时,胡人都对其无可奈何,何况是一座反复加固,又以重兵把守的关隘呢 见到蜀军的炎汉旌旗后,陈泰退得很果决,丝毫没有迟疑。 姜维因此而得生还,而且还带了一千余人回来。 你觉得陈泰有些胆小,煮熟的姜维就这么飞了,但丞相不这么看。 “擒姜维确为大功一件,于战局却无紧要之处,但若是失了箕关,洛阳便失一强援。”丞相叹了一口气,“于陈泰个人而言,擒姜维为重,于魏国而言,保箕关不失才是大事,此人沉勇能断,堪为伯约劲敌。” 你看看丞相。 魏王亲征已在路上,蜀军后军还未过潼关。 没办法,冷兵器时代,大军移动力是这样的。